首页 > 最新资讯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诱导自噬及其机制
2021-05-28 15:39:2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梅林团队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明周团队等合作攻关,在新冠病毒(SARS-CoV-2)诱导细胞自噬及其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自噬是真核细胞一种保守的稳态维持机制,广泛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免疫和感染等多种生理过程,然而新冠病毒是否能够利用自噬建立感染和致病尚不十分清楚。

  科研人员系统考察了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后自噬过程的多个指标,结果表明病毒感染能够显着促进自噬的形成。对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筛选后,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编码的M蛋白能够显着影响自噬的形成,并首次鉴定到M蛋白WxxL motif能够介导M与自噬标志蛋白LC3发生相互作用。

  基于LC3与自噬受体结合后能够介导相应靶蛋白/细胞器等的自噬降解这一理论基础,研究人员推测M蛋白或起到类似自噬受体的功能。有意思的是,研究发现M蛋白能够转位到线粒体外膜,并介导LC3转位到线粒体,促进线粒体的自噬性降解。

  线粒体是细胞I型干扰素产生的信号聚集平台,其自噬性降解将会极大影响信号转导。研究人员发现,M蛋白指引LC3转位到线粒体后能显着削弱I型干扰素的产生,而无法与LC3互作的M蛋白突变体则表现出较弱的干扰素拮抗效应,表明M蛋白能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拮抗宿主固有免疫反应。这一发现说明M可能与早期临床感染病人延迟的I型干扰素反应存在重要关联。

  同时,科研人员发现,靶向宿主自噬过程的药物如3-MA和Wortmannin能够显着抑制病毒的增殖,他们认为这说明干扰自噬过程可作为治疗COVID-19极具潜能的策略之一。

  科研人员将相关研究成果以“SARS-CoV-2 promote autophagy to suppress type I interferon response”为题发表国际学术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姓名
手机
留言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